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400-123-4657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400-123-4657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是问题,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查看联系方式>>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在新闻图片的编辑中注意人文关怀

作者:3VRcx1UmTsCGNpwC    时间:2024-07-03 16:54:28

新闻摄影 >> 摄影技巧 >> 在新闻图片的编辑中注意人文关怀在新闻图片的编辑中注意人文关怀 2008年09月作者:巩志明来源:人民摄影责任编辑:rolling简介: 人文关怀是近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可是当我确定了这个论文选题,开始详细地准备资料时,我查阅了许多辞书和典籍,发现,在浩若烟海的出版物以及电子出版物中,竟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人文关怀"的 ...关键字:新闻图片人文关图片的编辑内容:

人文关怀是近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可是当我确定了这个论文选题,开始详细地准备资料时,我查阅了许多辞书和典籍,发现,在浩若烟海的出版物以及电子出版物中,竟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人文关怀"的权威注释。于是我东拼西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

所谓的人文关怀其实不是始于今日,我们完全可以追溯到我们思想的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中。每一个认真地研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充满了人文精神。无论是他青年时期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博士论文》或《巴黎手稿》;无论是他思想成熟时期写下的《资本论》,还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或《人类学笔记》,无不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无不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因为马克思既不赞成历史唯心主义者脱离现实的生活条件,奢谈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也不赞成抽象的经验论者撇开人的社会特性侈谈人的本性。马克思强调,他自己在哲学上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实际上,马克思也正是从这样的"现实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文关怀决不是我们今天从实用主义出发,市侩地强行粘贴到马克思哲学上去的一张标签,而是贯彻马克思全部学说,尤其是其哲学思想,其本身一直存在,而由于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蒙蔽,而一直不愿正视或者是视而不见的的一条红线。

我们应该怎么认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应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我们中国现实的特殊的国情,致使前些年我们思想界文化界关于"人文关怀"的声音似乎淹没地听不到了,但是它一直不曾消亡,它甚至一直就存在于我们千千万万的新闻工作者的良知之中。从1919年至今一直引导中国知识阶层不断前行的"五.四"精神就有这方面的涵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的"道义",以及负荷这个"道义"的"文章",我想一定也是包括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远的不说,前年,一位母亲因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将其打成重伤,北京各报浑然不觉,似乎只有北京青年报有自己记者的独家摄影报道。由之产生了一场关于对我国应试教育质疑的大讨论。记得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说过?quot;作为职业记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关注别人,而且必须从一些别人不曾注意的小事上发现预示社会进步,彰显人性的有深度的新闻。" 同样是拍大兴安岭火灾,《解放军报》的摄影记者乔天富就可以从很人性化形象化的角度拍到《渎职者的窘境》中渎职者忐忑不安的表情,并得到图片编辑的慧眼识珠,被大胆的突出展示。还是类似的题材,《工人日报》摄影美术部主任于文国就可以在重庆綦江桥事故发生后也拍到《官看警示碑表情复杂》,一幅看似单纯的图片新闻,其实蕴涵了十分丰厚的人文关注,不仅有对遇难者的追思,对渎职者的谴责,更有对所?quot;人民的公仆"的警策!新华社摄影部发稿中心副主任黄文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青年报摄影座谈会上说:"北青报面临的问题是全国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不只缺一个图片编辑,而是缺一支强有力的图片编辑队伍。报纸需要一群好的图片编辑来支撑,他们既有宏观的新闻把关能力,又懂 摄影, 而且能较好地和文字记者合作。在同行里有一句话,坏照片发出来比不发还糟糕。坏照片登出来越多,其负面效应越大,而一张好的照片能造就一个好记者。"由此可见,图片编辑对于不仅是对于摄影记者,对于报纸图片报道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极强的倡导文明,推动社会的导向作用。

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青年报社和中青在线联合举办的2001年度"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评选中,新闻摄影新锐们个性张扬的作品让执掌评审权多年的业界权威们争论颇多,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最先引起争议的是深圳商报余海波的组照《世纪之交的狂欢青年》,先有评委提出图片内容是否健康的问题,但也有评委在复议中认为,这组作品表现的特定时间(世纪之交)、特定地点(特区酒吧)、特定人物(一群年轻人)的狂欢行为是符合逻辑的,且作品摄影语言统一、摄影视角独特,最终赢得评委的青睐。应该说这代表着当今大众主流文化对时尚前卫文化的一种兼容和认同,这也是对个别社会群体的尊重和正视。对天府早报蒙明国的组照《见证艾滋病人生死》也引起不小的争议,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提出图片中艾滋病人脸部特写表现太直接,这种感观刺激让读者觉得恐怖,西方大牌记者在拍摄战争、灾难题材时,多用象征性的拍摄手法值得学习。应该说,这些现象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它们既代表着中国新闻摄影的现状,也预示着我们新闻摄影的未来。但是,本着对新闻事业的敬业和赤诚,我们必须指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重视的不够,而且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先让我们看一则报道:据《北京晚报》2001年12月5日报道"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有媒体用了一整版介绍一位被严重烧伤的四岁女孩,文字写得极为动人,而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占了四分之三版面的几张巨大的照片,照片中那个大火中余生的孩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心里一凉,接下来就是不忍卒睹。联系到近来多家媒体都喜欢用这种"视觉冲击力锨?quot;的照片,不免感慨媒体的炒作。

今天还有一则报道与这则新闻有类似之处。苏州一位艾滋病患者发现自己以及爱女的形象被某媒体公开后,痛心地呼告:请不要在我们的伤口上再撒把盐。媒体的做法也许出于善心,要在全社会呼吁给予艾滋病患者爱心,但它在呼唤普遍爱心的同时,恰恰忘了给予该患者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媒体在推广人文关怀概念的同时恰恰做出了最不人文关怀的行为,该患者就成了媒体塑造自身形象活动中的牺牲者。企业如此做也就罢了,媒体却万万不可拿善良和人文关怀做秀。更不能只为新闻价值考虑而侵犯别人的权利。因为从新闻史角度讲,新闻媒体一直被推崇为社会的良心,而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更被誉为灵魂工程师,要完成这样的重托,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不受任何杂质沾染的赤子之心和人文关怀精神,不能因一时一地的得失而动摇自己的新闻理念,这既是对社会负责,对百姓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quot;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工作中,实际上是司空见惯的。今天之所以专门把它挑出来是为了再次警醒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能忘记"一切文化艺术都是人创造给人感受的反映人的生存,感受和思想的集合"。其实,新闻也是这样。我们人类文明已经发展了几千年,我们了解感受掌握到了许多事物,可是,同样还有许多事物至今尚不被我们了解感受和掌握。而且,在许多蒙蔽我们的东西中最主要的往往是我们自身的认识的误区和长期积累的观念的屏障。在我们已经 2日渐成熟的现代新闻体系之中,恰恰还有这样的不为我们注意的"屏障"。那么,什么是新闻摄影中的人文鼗衬兀课颐怯钟Ω萌绾卧谛挛磐计谋嗉刑逑治颐堑娜宋墓鼗衬亍N蚁耄颐切挛派阌爸械娜宋墓鼗呈遣皇怯Ω檬钦庋涸谛挛疟ǖ乐谐浞肿鹬匚颐堑谋ǖ蓝韵螅浞止刈⑺亲魑旧碓谑录械淖鹧细惺芎吞逖椤6页浞挚悸鞘苤诘某惺苣芰Γ浞秩ê馐录逗蠖杂谖颐侨死辔拿鹘坛ぴ兜挠跋臁?br>

新闻摄影任何体现人文关怀

在我们日常的新闻图片编辑中,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这么四个方面来来体现我们的人文关怀。

一、以人为本。不仅仅关注新闻事件,而是更主要地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

在新闻事件中,我们究竟是应该充分报道事件自身还是充分报道处于新闻事件之中的人。单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似乎有些唐突和幼稚,其实这关乎到我们做新闻的终极目的和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我以美国9.11事件的报道为例来谈这个问题。

我做了个简单的统计,我们大陆的报纸有95%以上都在9.11事件的当天在一版突出报道了这个突发事件。其中有60%的报纸都配发了事件的资料照片或者新闻照片。7由于事件重大,应该说,当时可供选择的图片非常多,但是我归纳以后发现,无论怎么用,关于9.11事件报纸上刊发的照片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事件本身,即飞机正在撞,或者已被撞得着火的世贸大厦。另一类是事件中的人,即在事发现场惊慌逃亡的人群。这个时候图片编辑的选择应该说就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编辑思路。

我所供职的《华商ā芳囱≡窳撕笳摺4?月12日至9月15日我们依次在一版刊发了四幅关于"9.11事件"的大照片。依次可以归纳4个主题为"逃生--抢险--悲伤---复仇"。而且每天在后面的版面中做4-8个"9.11"的专版,全面追踪最新动态。(附图一--图四)我们这样做的就是为充分关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群,关注他们作为生命个体存在在那种特殊环境中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的受众不仅仅是被迫接受新闻信息,而且更主要的是在接受信息时深刻地体验人生,感受生命!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不单纯追求新闻效果的感官刺激,不片面追求新闻的市场效应。

我们传统的新闻学认为,遇到一切新闻线索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一切蛛丝马迹,层层剥茧,条分缕析。一定要抓大鱼,不断深挖。可是我们从现代人文关怀的角度,现代的许多新闻又往往需要适可而止,否则对于处于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往往是杀害更深,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也常常是不可逆转。譬如,对于河南上蔡爱滋病村的报道,这些年来一直是我们报纸的热点,据说今年参加全国新闻摄影十佳的摄影记者有七八人参赛的作品就?quot;河南爱滋病村"。这在报业完全市场化的今天原本也无可厚非,可是我们又有谁想过河南上蔡的爱滋病村的村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有谁去想过全国受众中那么多的爱滋病患者以及家人的心理感受。大家做新闻时惟恐不火,不刺激,那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又体现在那里。在这方面,我这里也有一例。

去年7月我们在一版以摄影报道的形式连续做了一组新闻。(昙酵嘉?-图九)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名叫菊菊的女孩在西安街头中毒昏倒,我们以一天一幅大图的形式来天天密切追踪报道,以下是连续四天本报关于菊菊系列报道的标题:

第三天:引题 "小女孩中毒昏倒街头案"发现惊人内情

主题 菊菊是被逼服毒的第一天:主题 《谁家小女孩中毒昏倒街头》

副题 经抢救小女孩已脱险 小女孩身份不明,知情者请与本报联系

大图说明:医生紧急抢救中毒的小女孩

第二天:主题 《小女孩的妈妈已找到》

副题 中毒事件背后可能有重大案情 小女孩尚未脱离危险

大图说明:母亲在医院见到仍未脱离危险的女儿

副题 她苏醒后称逼其服毒的女人曾是她家的保姆

大图说明:菊菊照镜子看到受伤的脸非常伤心

第四天:引题 恶保姆情场失意投毒害人

主题 父亲婚外情殃及9岁女

大图说明:女儿脱险,母亲泪流变笑脸

辅图一说明:恶保姆因情受伤而害人

辅图二说明:菊菊的父亲悔恨莫及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两点:

1、虽然这则新闻我们当时做得非常成功,受众十分关注,但是,我们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适可而止。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一个做新闻的"度"的问题。因为,我们认为,害人的小保姆也是受害者,而且她于菊菊的父亲还有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我们应该从人道的角度考虑。所以我们将这则以轰轰烈烈开头的社会新闻,做到了以谴责婚外情提高市民的道德意识的层面淡出。

2、 我们在选择图片时,尽可能从保护所有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单纯只是从做新闻强调视觉刺激的角度出发。所以,我们的图片说明力求公正平和。对事件的两个责任人,也尽可能从尊重和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渲染和突出。

三 、关注弱势群体。真正想为读者所想,急为读者所急。扎扎实实为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办实事。

朱熔基总理在这次人大人大会上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弱势群体,而且还把所谓"弱势群体"准确地界定为三种人:三千万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年迈退休人员以及残疾人。弱势群体虽然不是一个社会的主流,可是对于他们的关注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道进步和宽容和善。有相当一个时期,我们新闻界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做新闻就是做所谓公众人物和形形色色的名人,总以为做新闻就是做刺激性的事件,以及突发的大事。其实,这只是新闻的一个层面,对于现代受众而言,新闻也是发现生活里的真实,更是关注社会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在这方面我在《华商报》的做新闻的体会尤深。我们拥有在专门接纳和处理这类新闻信息的机构的热线新闻部。每天要处理上千个读者的热线电话。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吃喝拉撒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在古城西安我们的热线电话甚至比政府机构的火警119匪警110救护120还要火。所以我们的版面有相当一部分是为老百姓提供生活信息服务的。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专门为老百姓做的寻人启事的新闻。很多人家的老人孩子精神病人走失了,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华商报》,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华商报》。既然是找人,就往往离不开走失者的肖像照片。原本是属于商业广告范畴的照片往往被我们操作成了新闻图片,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提高了准确度。这方面我也举一例:

2001年7月我们在一版持续做了一则新闻是一个少年在西安的一公园从游乐车上摔下成为失忆病患者。我们首先呼吁社会各界救治少年,为了寻找他的父母持续地在一版发少年治疗中的不同状况的新闻照片。整整8天之后终于从千里之外的甘肃找到了少年的父母。(附图两幅)

这则新闻的意义很典型,它不仅说明了我们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仅为没权没势的老百姓办事,而且证明了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有爱心,相互关注关爱的社会。它的人文关怀的意义细想是很丰厚的。

四、增加新闻的厚度和耐嚼性。从而使一次性消费的新闻纸变成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化产品。

也许有些人认为,在新闻报道中一味强调新闻的人文关注,体现人文关怀,势必会弱化新闻的媒介特性和传播功能。其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新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应该说凡是摄影记者镜头所能企及的地方,皆离不开人的活动,都是人的思维的结果。由于种族习俗、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的不同,人的思维观念上的差异,自然就会体现在他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中,包括新闻摄影。因而在材料的选择、镜头的取舍、主题的开掘等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在拍摄中探索人文关怀之路法制新闻摄影除了现场感强、比较刺激的图片外,还有一些比较缓和、更接近生活、关注特殊人群生存状态的图片。无论罪犯、犯罪嫌疑人,还是受害者,他们首先是人,是处于非常状态下的人,在特定环境里许多复杂的情感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比如憎恨、愤怒、悲哀、懊悔、欣慰、希望…… 如果能够走进这个人群去观察、思考、拍摄,将感动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照片同样可以打动人,这是目前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quot;《法制日报》社的摄影记者居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所做的摄影报道《丢丢的故事》和《千纸鹤的故事》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功的原因应该说有方方面面,其中我认为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居扬的从始至终在报道中体现的强烈的人文关怀。丢丢是这样,千纸鹤也是这样。所以这样的新闻给人的感觉不仅有厚度,而且有嚼头。它会长久地让受众牵肠挂肚,久久不忘。

类似这样不仅能在新闻披露时打动受众,而且还能在相当长时间牢牢地牵挂着读者的心的"让受众牵肠挂肚,久久不忘"的新闻个案近年来其实还有许多:像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报道的王景春《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中国摄影》2001年第一期)中的那些患了白血病的孩子,像《中国日报》摄影记者黄一鸣报道的《海南" 半拉子"工程纪实》中那些在那种特定时期盲目上马的,最后却不得善终的无辜的房子,像《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柴继军报道的《数字化生存》中所蕴涵和揭示的现代人的那种冷漠和焦虑的最时髦的"时代病",像《华商报》摄影记者胡国庆报道的《人丁稀落"寡妇村"》中那些因为罪恶的小煤窑而失去丈夫的农村寡妇们都至今还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心,使受众长久地激动,深思,关注。因为,它们已然不仅仅是单薄的新闻,而且凝聚了太多的人文信息。

图片编辑要善于使用这把"盐"

俗话说"好厨师就是一把盐",这话有点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但是它抓住了主要矛盾。这些年新闻界有个停流行的说法,说记者是采购,编辑是厨师。那么作为图片编辑这个厨师在烹调中他?quot;盐"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可能有人要说,做新闻就是做新闻,图片新闻也不例外,这盐再好也不能当饭菜吃。那是自然,但是您也不要忘了,人不吃盐就吃啥都没味道。在酸甜苦辣麻百味之中,咸是第一味。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新闻图片是以图片的直观形式来反映新闻事实的,它与文字新闻的在体现人文关怀的问题上最大区别是后期编辑加工的难度大,可矫正修复程度差,而且图象反映的人文信息的"火候"不好掌握。譬如怎么处理才不至于污染受众视觉,不至于恶性刺激受众感官与坚持新闻的专业精确性的问题,譬如怎样最佳程度地传递新闻信息与尽可能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问题,譬如如何真诚地平等地公允平和地展示新闻图片的问题。由于新闻图片的与生俱来的不可修复性以及不可补救性,使图片编辑的最大程度地挖掘新闻图片背后的价值与文字编辑相比有明显?quot;先天不足",但是,以最精确的选择侧重突出剪裁组合联系的图片编辑方法来展示新闻又有很大的为新闻增值的空间,关于这一点,应该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种展示新闻的同时也传递媒体的人文关怀意识的"大有作为",这种"大有作为"不仅要体现在摄影记者的采访的第一步,而且更关键的是要体现在图片编?quot;深度加工"的第二步。正如新华社资深图片编辑曾璜曾经说过的:"90年代专题报道类的摄影专版的兴起也使中国新闻摄影实践开始了从"怎样拍摄"到"怎样编辑"的进步。"1996年10月,来访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专浙十林·雅格布森提出"你们(中国)很多作品拍得很好,却没得到很好的编辑。"以前我们对这话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强调新闻的策划,与摄影记者的沟通,以及版面的展示上,现在我们才将之上上升到将新闻做厚,味道做正,营养做全面的层面上了。从这个层面说,摄影记者是采购,图片编辑是厨师,而所谓的人文关怀是他们联合制作的菜肴中的"盐",这把盐不仅要采购买回来,而且要厨师会用。 ,

俯仰天地,放眼世界,人文精神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小到一家一户的孩子入学问题、离婚财产分配问题等等,关键在于我们的新闻人怎么去挖掘报道。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对立物而产生的人文主义是构成人文后边乱码.....

参考文献:

1、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俞吾金著 《光明日报》2001年2月6日  2、呼唤人文精神 孙秉义著 3、人文关怀在文学中的维度与要义 方锡球著 《光明日报》 2000年08月31日 4、法制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居扬著 《新闻战线》 (2001年第八期) 5、电视呼唤人文精神 孙秉义著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7、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出版社1991年出版 8、《马恩选集》第四卷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电话:400-123-4657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ICP备案编号: